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劉瀟本報通訊員張媛媛
學校作為人群聚集的特殊場所,易發生傳染病流行,做好學校疫情防控,對于全國疫情防控整體落實至關重要。在校園里,學生們這個特殊群體,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呢?日前,記者邀請德州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支招。
從校園層面講,要嚴格做好出入管理。首先要管好校門,嚴控入校人員,做好入校人員健康綠碼、行程綠碼核驗及測溫、登記、查證等工作,并做好每日巡查、值班值守工作。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管理,像保安、保潔、食堂從業人員等,堅持每日健康監測和定期核酸檢測制度。同時,還應嚴格落實各項衛生管理措施。在校園內嚴格落實戴口罩、勤洗手、“一米線”間距等防控措施。做好教室、辦公室、圖書館、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日常通風,加大每日環境清潔消毒頻次。定期摸排食材物料進貨渠道,強化食堂及冷鏈管理。
學校一定要根據實際儲備數量足夠、品種齊全的疫情防控物資。周末、節假日需要返校的師生,應全程佩戴好口罩,做好手衛生。如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、干咳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等癥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,如在飛機、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,應當主動配合乘務等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、防疫管理等措施,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。
日常教學中,一旦發現教職員工、學生疑似或確診病例,要即刻啟動包括校辦公室、校醫院、后勤、保衛、學工、人事等部門的防控工作聯動機制,立即隔離病例及相關區域,并及時通報疾控部門,在其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,配合專業工作人員進行處置。
對于長期在校生活的師生,建議做好以下防護措施:一是勤洗手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,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。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噴嚏后)應立即洗手。二是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??人曰虼驀娞鐣r,用紙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,避免用手觸摸眼睛、鼻或口。三是增強體質和免疫力。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作息規律,避免產生過度疲勞。四是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。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于3次,每次20至30分鐘。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,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。五是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,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。六是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、流涕、發熱等,應居家隔離休息,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時及早就醫。